在时间压力下,不同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Time:2019-05-27 Source: Hit:727
你是否有过,在老师说明天就要交作业时,拼命补作业,结果错的一塌糊涂;你是否有过,早晨睡过头,匆匆忙忙赶去上班,却发现找不着钥匙了;你是否有过,在越着急的时候,越忙越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背后的心理学知识——《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
这个实验考察了在时间压力下不同类型的情绪刺激和情绪状态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时间压力对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影响。错误记忆(false memory), 是指个体在记忆中错误地把未曾发生过的事件当作发生过, 或者对事件的记忆与事件本身有着明显的差异,也称之为虚假记忆或记忆错觉。
由于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在某种情绪状态下对物体的加工和对带有情绪的刺激物的错误记忆的加工机制是不同的。因此实验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研究在时间压力下,情绪刺激物、情绪状态和心境一致性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其中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问题指的是在某种情绪状态下对情绪一致刺激的错误记忆加工。
实验一采用2(时间压力:压力组、控制组)×3(词语效价:正性、中性、负性)两因素混合设计,过程分为学习和再认两部分,结果发现,压力组被试的关键诱饵词的错误再认数显著高于控制组。压力组和控制组对正性和中性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无显著差异,但压力组被试对负性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要显著高于控制组,压力组和控制组差异显著。
符合激活监控理论(Roediger & Mcdermott, 1995),认为在记忆的过程中,不仅存在对事物的激活过程,还存在监控过程,是一种激活和监控的双加工。然而监控对于刺激的识别和判断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压力使得判断时间明显缩短,被试明显感觉到时间压力和注意资源的短缺,剩余的注意资源将更多的被负性刺激所占据,时间压力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监控的作用,所以才会出现被试对负性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显著高于中性和正性。并且时间压力本身会导致注意资源的短缺,而负性刺激能更快更自动的吸引注意资源, 那么短缺的注意资源首先由负性刺激所占据。
实验二采用2(时间压力:控制组, 压力组)×3(诱发情绪效价:正性, 负性, 中性)两因素完全随机被试间设计,包含三个阶段:情绪诱发阶段、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结果发现,正性情绪组被试对关键诱饵词的再认数都显著高于中性情绪、负性情绪的被试。并且在正性和中性情绪组中,压力组比控制组被试表现出更大的错误再认,而在负性情绪组,压力组与控制组被试的错误再认无显著差异。
换句话说,就是正性情绪增强了在时间压力下的错误记忆的产生,而负性情绪则抑制了在时间压力下的错误记忆的产生。正性情绪的个体偏向于依赖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自上而下的关系加工,而在DRM范式中,关系加工是错误记忆产生的基础,所以正性情绪组被试会比负性情绪组被试产生更多的错误再认。
实验三采用2(时间压力:压力组、控制组)×4(心境类型:正性心境一致、负性心境一致、正性心境不一致、负性心境不一致)两因素混合设计,结果发现负性心境一致对关键诱饵词的错误再认数显著高于正性心境一致、正性和负性心境不一致,在负性心境一致条件, 压力组被试比控制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错误再认数。
这些结果可能是因为负性情绪偏向普遍存在,并且处于负情绪中的个体不容易走出负性的情绪。当启动负性情绪时,面对负性刺激,心境一致性效应就会产生,加之时间压力又进一步加快了情感和语义节点的激活,从而增强了心境一致性效应,这就使得时间压力下,负性心境一致的错误再认数显著增加。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具有增强作用;时间压力增强了个体对负性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个体的负性情绪会削弱在时间压力下错误记忆的产生;时间压力对负性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具有增强作用。
对此,我想对大伙说,平时学习特别是考试时,应该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给自己太大的时间压力,而适当的负性情绪反而能够让我们注意平时忽略的细节,顺利完成考试。
参考文献:链接:http://journal.psych.ac.cn/xlxb/CN/10.3724/SP.J.1041.2018.00929
钟毅平, 张文洁, 李亚蕾, 范伟. (2018). 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 50(9): 929-939.
(责任编辑:陈炜梅)